柳柳之买房焦虑 10:柳氏的婚姻观

【本章简介】柳太不允许柳子季继续与阿曼达交往。柳家采用 “花钱消灾” 的方针,买断了小柔柔的抚养权。当得知了儿子又有了新女友后,柳太做了扎实的背景调查。未来的狄姓媳妇家,与柳家确实是 “门当户对”。在见过未来的亲家母后,狄父对柳家也十分满意。

《洞仙歌•咏柳》【北宋】苏轼
上阙: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下阙: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 详文如下  ******

这日几近半夜,柳子季刚迷糊入睡之际,他听到手机叮咚一响。估计是短信,没太在意。他翻了一个身。迷糊中再次出现白日那场令他尴尬的办公室里的闹剧。晚间小娇妻安慰他,可能是出自前妻绝经期的冲动。他不同意。那女人不到五十岁,哪里来的绝经期?以他对狄荻妈的了解,总觉得前妻又在搞事。只不过他不清楚她这次的目标是谁或是什么。但绝不会只是让他在办公室里,当着手下人出臭那么简单。

他翻身,叹口气,想到:“人软被人欺 …… ” 他自己的软肋是 “弟弟”。前妻很清楚他和那孩子之间感情上剪不断理还乱的父子情。柳子季承认,他确实是一个心肠软的 “糊涂蛋”。

狄姓前妻与他相遇于一次滑雪活动中。那时他俩都参入了由当地华裔联谊组织的寒假活动。她那时正在另一所学校里,进修 Master of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硕士)。离拿到学位还剩最终的硕士论文。所幸在多伦多有一批又穷又酸的 “文人”,公开做广告为他人当 ghost writer “鬼笔人”。不少短期进修的学生们,可以 “花钱消灾”。狄姓女子请了 “鬼笔人” 为她代笔毕业论文。这样她可以趁机多逛些地方,为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

像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狄姓女子年近三十,可谓 “大龄剩女”。而柳子季那时已与 Amanda 彻底分手。自从孩子被母亲柳太抱回了国之后,柳子季 “谨遵懿旨”。正儿八经地努力学习。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不可能完全放弃嗜玩的习性,但实在的天赋使他的各科成绩渐入佳境。在遇上狄姓女子的这个寒假,他基本完成了学业,只有毕业论文需要做最后的抛光打蜡。此时的柳子季根本不需要请 “鬼笔人”。他有足够的能力,用英文写出漂亮的论文。何况,家中有矿的小开们,本没有就业恐慌。即便入不进公家单位或央企、国企,在自家的企业中也少不了学以致用的机会。

柳子季前途光明。他总算又能舒心地加入寒假联谊活动,有目的地去交女朋友。他不真信啥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自身条件这么好,凭什么只听家长们的安排?

见到狄姓女子的瞬间,可谓 “一见钟情”。 虽然女方又是一位比他年长的熟女,但是柳子季本就有“恋母情结”,他不在乎对方的岁数比他大。柳子季后来自诩过,他是靠自己的 “玉树临风” 和  “阳光坦荡”,诱惑住了娴雅大气的女生:“我那时还以为她是一个 starlet(小明星)。因为听说好多港台女星们,隐居加拿大。那时的她,身后有好几位追随者。但我却是最后的赢家。”  

狄荻妈年轻时肌肤凝脂,五官清秀。因为喜爱做瑜伽,体形上凹凸有致,身材不输健美的北美洋马们。在气质上,她有着东亚女子特有的妩媚。她的气质正踩中了柳子季的审美观。他在狄姓女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妈年轻时的那种干练。两人的家都在北京,口音里都捎带 “京片子”。吃饭的口味也相同。崇拜同様的歌星、影星。这促使二人顿觉亲近。女方是 “停薪留职” 过来进修;男方家里已经为他安排好工作。两人越聊越亲密。柳子季觉得,他不仅遇到了一位满足他 fantasy(幻梦)的大美女,而且遇到了渴望已久的灵魂伙伴。狄姓女子的直爽健谈和好学不倦,竟然激发柳子季想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他将自己突然而至的爱情,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柳太。不过,吃一堑长一智。他请手眼通天的老妈调查清楚,对方是否符合老妈常挂嘴边的 “门当户对”:“妈,要是个 Gold Digger,我绝对撒手。”

柳太清楚,儿子的优势是个风流倜傥的 “富二代”。有房、有车、有户口、有学历,家里有矿。儿子的弱势是,他有个未婚而育的孩子。女方的优势是,她将来的学位高,而且已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女方的弱势是,年近三十,尚未找到合适的对像。两人最后搏的还就是 “门当户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柳太仍然年富力强。以她当时的活动能力和人脉关系,没费大劲儿就探查清楚了狄家的情况。狄父是国家计委机关里的一位副局长。狄母在带有神秘色彩的国际关系学院任教。家中有一女一子。子、女都有体面的工作。狄家恰恰正是柳太喜欢的 “门当户对” :官僚加学者,子女有出息。 柳太还打听到,狄姓女子是 “公费” 留学。本科时期是个学霸尽管是文科生。美丽聪明,家庭背景不错,只是年龄稍大。但柳太想着,年龄大有年龄大的好处。大龄剩女多半不会太嫌弃对方有个未婚而育的女儿。

不过,柳太也打探到了狄家夫妻内部有分歧。狄母在得知女儿想与一个有孩子的 “暴发户家的小开” 交往后,不太满意。她觉得女儿还不至于将身段降得那么低下。可她经不住女儿的开导,不置可否。她警告女儿,多长几个心眼,不能让 “纨绔” 欺负了。 狄父则不然。他有反侦探手段。也通过人打探到,柳氏不只是个土 “矿主”。一个深藏不露、坚决拒绝登富豪榜的人,必有名堂。他认为,这种人比年年高调登上富豪榜的人更易结做亲家。

狄父主动约柳太到国家计委机关办公楼里,一起 “探讨经济发展话题”。听上去有些不搭界。但柳太心领神会。她客气地回话道:“请狄局放心,我一定准时到达。”

在约定的日子和时间里,柳太穿戴得朴素大方,像个稍微讲究点 “时髦” 的普通机关工作人员。手里提着一个不起眼的黑色手提包。下了出租车。在一番登记后,像普通来访者一样,上楼找到狄父的办公室。两人几句闲聊之后,狄官员立刻明白,这个亲家,不但易结,而且 “必须早结”。此刻他已经心知肚明柳太的娘家背景。真真不容小觑。再看看眼前坐在沙发上的女人,悠雅大气、不卑不亢、自信满满。这让狄官员感觉非常舒服。这女人是位 “阿庆嫂”,能搞定大事。

常言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京中官场里混的人明白一件事:京城官场水中虽是鱼龙混杂,但并不少龙兵龙将。托人办事时,最在乎于找对人。都说高手在民间。有些表面上的普通人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能力。狄官员意识到,虽说和柳家联姻是潜在的 “政经联姻”,但小儿女们情投意合。

两位自诩懂经济的人,在狄官员的办公室里,各抒己见,大谈特谈  “改革开放”。情不自禁产生了 “志同道合、相见恨晚” 的遗憾。在一番高效率的 “英雄所见略同” 之后,狄官员与柳太当即结为儿女亲家。无论草率不草率,此时彼此已经意识到了对方的价值。到了午饭时间,狄官员欲请柳太去一家办公楼附近的,某省在京办事处辖下的饭店里共进 “工作午餐”。他向秘书交代了去处,单身陪同柳太下了楼。出大门后,柳太见无他人,当即对狄官员说道:“饭费由我付。我有折扣卡。因为就好那口味,来过几次就成了常客。再说,我本是无官一身轻,又加上囊中还不羞涩。” 

狄官员秒懂言外之意。他陪笑道:“那样更好。我这边报销确实有些困难。”

柳太专轻车熟路进了门后,问了问前台。她常订的 “雅座” 正好空闲。带着狄官员直接进了雅座。坐定后,熟练地点了几道活鲜食材的 “珍馐”。她点的菜肴,统统是用那省的特色食材,按传统烧制方式,烧制的 “土味” 菜肴。请人吃 “工作午餐”,其实是门科学。此如,您去甘肃人开的拉面馆里点菜,绝不会硬点  “佛跳墙” 。又比如,绝不可以在午餐上点酒。懂门道的人不应该犯门外汉的错误。柳太深谙其理。

狄官员不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委机关干部。他十分赞赏柳太的操作。心说:“这种文明高雅又很给面子的应酬技巧,绝不是一天两天便能练成。” 他想到了家中 “一心做学问” 的清雅爱妻,心里暗暗地叹了一声:“都说学者清高,不善应酬,那是因为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

午餐快结束时,柳太笑眯眯地从她平平无奇的黑色手提包里拿出一个马尼拉信封,推到狄父面前。她说道:“如今新时代了。虽然不再讲究 ‘三书六礼’,但我们总归要表明男方的立场。我儿子铁了心要娶您女儿。我们做家长的,尊重孩子的意愿。这里面有份聘书,兼作礼书,和一份聘礼。本来应该是由孩子爸正式出面,但早些时候有人请他去新疆搞项目。正在紧张之际,一时难以脱身。要是您不特别在意,我这个做娘的,暂时出面代表男方。请千万原谅我们的不合礼节。”

“聘书”?“聘礼”?狄官员感到脸皮发热。一个国家干部岂可索求旧习俗?只有没受过教育的农村人才会坚持 “三书六礼”。他清楚柳家小儿子的婚姻大事,其实是由柳太主导。姓柳的去新疆做项目,无论真假,只是个借口。

他听到柳太说道:“请查看一下。要是还缺少什么,请知会一声。”

狄官员默默地打开柳太推到面前的马尼拉信封。里面确实装着一封 “聘书” 兼 “礼书”。他抽出 “礼书”,欲欣赏遒劲且工整的毛笔字和古香古色的用词。这时听到柳太说道:“不好意思献丑了。是我写的。这种事不好麻烦旁人。” 正在狄官员不解其意之时,从 “礼书” 中,滑落出两张支票和几张 “消费卡” ,其中还有买茅台酒的优惠券。他仔细看了看支票。除了出票人的 “钤印” (签字)和金额外,其余栏目都是空白。心说:“哦?这就叫 ‘空白支票’?” 再仔细一看,每张支票上的金额是 “陸拾陸萬陸仟陸佰陸拾陸”(666,666.00)。他不解地看看柳太。柳太笑眯眯地解释道:“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意思是 ‘六六大顺’。那几张卡,每片的限额是 ‘八百八十八’。就是 ‘发发发’ 的意思。不方便的是,一定要去指定商店享受 VIP 待遇。”

狄官员看了看那几张卡。所谓的 “指定商店” 都是一些高档商场。他面带小委屈地看看柳太,心说那种地方不是他们常去的消费场所。大部委的机关干部们说到底只是国家公务员,往往有名无实(权)。与其给他一张 888 元的消费卡,不如给他 888 元现金来得实惠。狄官员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大额的馈赠。好在柳太打的幌子是 “聘礼” 和 “聘金”。

他听到柳太叨叨道:“您说说,如今啥东西的价格都暴涨。与其说到潘家园两眼一抹黑地去淘宝,还真不如去大商场多花点钱买。比如老友谊商店出售的岫岩玉雕摆件,要价高是高,但起码是货真价实的岫岩玉雕精品。人家还给开发票和鉴定书 ……” 正当狄官员纳闷潘家园和岫岩玉的关系时,他又听到柳太说道:“对了,我儿子有房、有车。他拿到毕业证书后就回国。工作都给他安排好了。耽误不了婚事。还有 ……” 

柳太像个碎嘴老婆子一般,有一榔头没一棒子的碎碎叨叨。狄官员不知为何想到了清心寡欲的自家夫人。心里竟然五味杂陈地问自己,不知自家女教授敢不敢挎着正品名牌包上班?

都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狄官员饭饱茶足之后,再不好意思端着官架子。他要柳太称他 “老狄”。总是 “狄局,狄局” 的,听着别扭。老狄听到柳太强调她儿子 “有房有车”,幡然醒悟到,那两张空白支票正可以为自家儿子买房买车。他一直打算帮帮入职事业单位的儿子。可又怕女儿埋怨他没有一碗水端平。

九十年代初期,北京朝阳区的商品套房,可以花每平米六、七千元人民币搞定。老狄手里的两张支票不但可以搞定一套大房,还覆盖了装修费。还有那个 “缺少什么,请知会一声”,意思是嫌聘金不够丰厚,可以再要。他心里重复了一声:“岫岩玉雕?呵呵 ……”

老狄不客气地收下了 “聘书” 和 “聘礼”。表示他也愿意 “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他话锋一转,委婉地提起了自家儿子:“我儿子,人太老实。没有他姐姐脑子那么活灵。我一直在找路子,看看能否将他搞到央企外贸大公司去。挺难的。他现在的工作虽然稳定,福利也不错,但可惜是个事业单位。死工资,奖金少。” 

柳太是何等人?顿时明白了老狄突然提到儿子的用意。她轻声问到:“是组织里的人吗?”

“两年前就转正了。”

“多有出息的孩子。” 柳太恭维地说了一声。

“是啊,他的顶头上司对他很是栽培。孩子也挺争气。可能马上就会被提拔成正科级。可是,您知道的,事业单位里的人事关系比较复杂。假如被提拔太快的话,不少比他资历深的老同志们会不服气。孩子想好好表现,可又怕表现太突出成了出头鸟。他的精神压力挺大的。”

柳太又问道:“有胆量下海吗?”

老狄叹了口气,说道:“这就是问题所在。女儿能干,也有个不管不顾的脾性。儿子不行。他妈的意思是,若不是央企大公司的话,还是在现在这个单位里按部就班,更为妥当。去央企是冲着钱去。”

柳太明白老狄的意思。说来说去,还是求稳。对许多人而言,下海容易上岸难。所谓 “若不是央企大公司的话,还是在现在这个单位里按部就班”,正说明现在这个单位的福利并不太差。那句话怎么说的?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他们是鱼要,熊掌也要。柳太暗暗告诫自己:“既然如此,我少管闲事。人情用得越多,欠得越多。万一是个 ‘孺子不可教’,岂不是尴尬?” 

柳太微笑着安慰老狄道:“嗨,个人有个人的命运。孩子能干好本职工作,在本单位出人头地,就有出息。我们做家长的,顶多是在经济上多帮几把。”

她这个 “在经济上多帮几把”,一帮就是好多年。柳子季的小舅子一家,吃穿用度和进出的场合,既不能太穷逼,也不能太掉价。大蒜可以吃,咖啡必须饮。还好有个 “纨绔富二代” 姐夫支撑着,起码穿金戴银不用发愁。

但后来狄姓媳妇却不断埋怨柳家不出力拉她弟弟一把。所谓 “个人有个人的命运”,是看不起她弟弟的能力。柳太很无奈地问她道:“那不是你父母的意思吗?你妈不是说,若不是央企大公司,就不动窝吗?你以为央企那么好进?万一将人派到非洲去开拓业务,他吃得了那个苦吗?你扪心自问,你那个弟弟有胆量下海创业吗?有胆量去大西北吃沙子吗?熊掌和鱼,不可兼得。”

“门当户对?好讽刺呀 …… ” 柳子季在迷糊中念叨了一声。他感觉到小娇妻的一条腿压到他的身上。他不客气地将她的腿推回去,叨叨一声:“老实点 …… 热 …… ” 小娇妻似乎被他推醒,嗒啦嗒啦,去了卫生间。回来后,却坐在床上说道:“你说,狄荻会不会 …… 被绑架了?”

“胡想些什么?遭绑架?还不至于吧。我怀疑,狄荻妈可能清楚 ‘弟弟’ 的去向。而且很有 ‘可能’。她故意编出一段立不住脚的故事,自有她的谋划。我太了解那个人了。她要是策划发飙,飙到我这里,总比飙到别处强。你接着睡吧。狄荻的事不要你多操心?”

小娇妻嗯了一声。倒头接着欲睡。突然又坐起,说道:“不行,我忘了点事。我去处理一下。你睡吧。回头我睏了,在书房里小憩。” 她在昏暗中,嗒啦嗒啦,摸出了卧室。

柳子季看看手机上的时钟,刚过凌晨三点。小娇妻的生活习惯有点不寻常。她喜欢早上三、四点钟工作一段时间,到了五、六点再打个盹。她晚间睡得早,还睡得死。但每早寅时必会起身折腾。她说,她这时头脑最清醒。

柳子季四仰八叉地占领了整个大床,却被折腾清醒了。想到女儿白日里的那句 “他又不是您的儿子,您操哪门子心”。“可,要是他是我儿子呢?” 柳子季对离婚时没有拿到 “弟弟” 的抚养权,一直耿耿于怀。

也许孩子一出生时,他就该遵从他父母的建议,去做亲子鉴定?可是小夫妻那时如糯米面做的一对糖鸳鸯,甜蜜粘糯仍嫌不够粘糯甜蜜。谁提出做亲子鉴定,谁就在破坏夫妻感情。记得当时他壮胆对他强势的妈耍了孩子脾气:“妈~!有一次就够了。没有第二次!” 第一次时,因为他不确定 Amanda 是否脚踩两只船。 Amanda 的性格太开放不羁。而且加拿大那种地方,贞女难寻。这第二次,他坚信儿子是自己的种。

他承认,他一度爱 “弟弟” 爱到了自欺欺人的程度。他不但在孩子出生时拒绝做亲子鉴定,而且在离婚时根本没想过做亲子鉴定。他有过一瞬间的疑虑。但他害怕自己那一瞬间的疑虑。万一呢?他不想因为一纸 DNA 测试结果,毁掉自己的信念。当柳大款将 “柳狄荻” 的名字剔除出 “柳氏家族信托基金” 受益人名单时,柳子季整个人都崩溃了。他甚至背着众人,很不爷们儿地大哭一场。前妻的争辩站得住脚。在签订离婚补偿协议时,两方都没有提出做 “弟弟” 的亲子鉴定。尘埃落定之后再做,还有什么意义?为此,他妈批评他不够爷们儿:“人软被人欺,儿子!你还嫌狄氏欺负你,欺负得不够吗?”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没有夺取到 “弟弟” 抚养权的失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大淡化。也许女儿说得对,有她一人就足够了。想到女儿,柳子季禁不住微笑:“ Salix, Daddy’s sweet heart (爹蒂的小甜心)……”

柳柳的英文名字 Salix ,出自 Amanda 生产后瞬间的 “浪漫”。 她告诉柳子季,生产后,她精疲力尽,但脑海里恍惚间出现了一幅垂柳枝在风和日丽下、碧空如洗中,轻轻摇曳的静谧画面。她本想称孩子 Willow (柳),突然间脑灯一亮:Weeping Willow (垂柳)的拉丁名为 Salix babylonica。当时,她破口而出地说道:“ Salix baby …… the name is Salix” 。当她兴奋地告诉柳子季自己的想法时,柳子季敷衍地夸赞道:“Delightful,a charming name.” 可是,当他抱起小宝宝时,心痒痒地难忍。他念叨道:“ Salix, what a beautiful baby!”

柳子季曾对他母亲撒谎说,是他想要宝宝。其实,当他得知 Amanda 怀孕时,惊慌失措。他建议 Amanda 去做流产。 Amanda 拒绝了。她称自己 pro-life (生命第一)。 弱冠之年的柳子季,搞不懂啥叫 pro-life ,以为和 “天主教” 是同类。他便开始耍赖,不想承认 embryo (胚胎)是出自他的精子。 Amanda 非常生气,哭喊道:“ Let’s do a fetal DNA test(那就做胎儿 DNA 测试)!” 非常贵的测试。但柳子季在 Amanda 的逼迫下,付全费做了 fetal DNA test。 是一个健康的胚胎,是他和 Amanda 的。

测试结果出来后,他彻底怂了。在恐慌中,联系了他的父母,向他们求助。女儿柳柳后来从老爸之口听到这段轶事,非常感谢 Amanda 当时谎称自己是 pro-life。“要是依了您,老爸,就没有我了!无知,真可怕。” 

那时,柳太听到儿子犯了这种丢人现眼的错误,非常生气。柳大款安慰柳太道:“夫人,既然确定了是我柳家的血统,那就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柳家的血亲后代要由柳家负责养育。但是,我拒绝未婚先孕的女人做儿媳妇,尤其还是个外国人。要么,他们自己想法养孩子,不要咱们的一分一厘。要么,咱们就买断孩子的抚养权,就当是代孕。”

可是当柳大款听明白了 Salix 名字的来路后,竟然首肯道:“很好。这个名字很不错。 既然如此,中文名字亦为 ‘柳’。‘柳柳’ 是也。微风中的垂柳枝,似有百般柔情。孩子小名就叫 ‘柔柔’。有道是,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所谓 ‘蒲柳之姿’,实为 ‘清英雅秀’。” 

柳大款好古诗词,尤其好苏辛派的词。被偏执的狄姓儿媳妇讽刺为 “附庸风雅”。多少沾点边吧,柳大款说到底是个靠淘金发了财的土 “矿主”。

The Prev****** 本章完  ****** Th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