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简介】出身 “精英之家” 的小女生柳柳,从小被灌输 “钱要花得值当” 的理念。于她而言,“花得值当” 必须是 A-Student。尽管她是骄纵富家女,在学习上却一点不敢放松。
****** 详文如下 ******
柳柳在大学本科毕业后,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通过了一系列的测试和面试,被一个由英、加两国教育机构联合设置的特殊法律项目录取。全名为 Legal Specialist Combo Degrees(法律专家组合学位)。这种课程项目在加拿大当地也被称为 Combined Programs。 “联合项目” 的特殊性在于,三年课程中的前两年,要在英国修 LLB/JD 强化课程;最后一年要在加拿大修 LLM (Master of Legal Laws)。同是三年的课程,组合学位里既包含了考律师资格必备的 LLB/JD 学分,也包含了法律硕士 LLM 学位。为今后在实践中或在学术界中求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完成课程后,正如她父亲指出的,她在法律领域里有更多的选择。
实话说,进入这个项目并不容易。要由资金更要有个人能力。能收到接收函本身就证明了一个人的优秀。柳柳很聪明。只要她下功夫,可以成为好学生。但在进入课程后,尽管她很认真地听课,很努力地完成作业、论文,很积极地参加实习和项目;尽管她的成绩一直良好;尽管她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们、教授们、法律学者们,建起了自己的人脉网,她却始终有一种不很心甘情愿的、略感压抑的感受。这种感受类似大作家 J. K. Rowling 上大学选科时,听从家长的建议,选择了主科法语。因为 her parents thought job prospects would be better with evidence of bilingualism (她父母认为,如果有双语能力,就业前景会更好)。
柳柳爸柳子季是过来人。也确实是一位对孩子们负责任的父亲。最起码他对柳柳这个没有亲妈照看的女儿,相当负责任。在学业上,他为女儿选择了他认为 “就业前景会更好” 的学科 — The Combo Programs。 要是依着柳柳,她可能会走上与 “小开” 老爸同一条路 — 先 “落逸特二” 几年,在漫无目的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柳柳的压抑和不甘就是出于,研学 LAW 不是出自她个人的选择。不似当年她恣意妄为地选择了主修 “英国文学”。而是为了未来的 better job prospects 。
“老爸啊,老爸,” 柳柳时常想到,“您还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呀?堕入了 ‘精英’ 陷阱。Vulgar(俗)!”
在高门大宅中成长大的柳柳,从小多少被娇纵惯了。食不厌精,衣不厌华,游不厌适,新奇玩意不厌多。她没有学坏,例如吸毒、颓废等等,足以宽慰上两代家人们。虽然柳柳性格跳脱,但也有那种劲头: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完美。据传,“锲而不舍,力争头筹”,是柳家人的基因所致。奶奶为柳柳们保持着 “力争第一” 的劲头,感到非常骄傲。谁家的奶奶不会为孙儿们的成就沾沾自喜? 能在人前委婉地自谦:“还行,还行” ,已是相当优雅矜持了。柳柳奶奶不喜欢外人将柳家简单粗暴地形容为 “土豪之家”。她更喜欢 “精英之家” 四个字。有种共识, 精英之家的孩子们必须从小接受精英教育。接受良好教育是精英孩子们唯一的选项。一个最起码的高等教育(上大学),对大多数精英之家的后代们而言,就像吃饭穿衣一样不可或缺。在奶奶生边长大的柳柳,受到柳家此类家风的刻骨铭心影响,似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与生俱有。
不过,柳家为柳柳提供的 “精英教育”,可谓相当 “简单粗暴”。 柳柳没有一个整日围着她转,永远虎视眈眈监视她的 “虎妈”。只有一个自身成熟晚的 “猫爸”。和一位极为娇宠她的强势奶奶。柳家将培养孩子的重任推给了学校。柳柳从小就被送进 “国际学校”。她进入的 “国际学校” 是只有外籍孩子们才可名正言顺进入的学校。柳柳这类出生在海外的孩子们,似乎有入学的便利性。为外籍孩子们开办的国际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要与 “国际” 接轨,要 “国际化”。所谓的 “国际化” 实则是 “快乐成长” 的代名词。所以说,柳柳虽然接受到了相对快乐的 “精英教育”,却绝对缺乏报考国内一流大学的竞争能力。
国际学校的“国际化快乐成长”教育其实非常适合柳柳。她是外籍。即便 “上大学” 象吃饭穿衣一样不可或缺,她的选择比普通人更多。她不一定非要考入国内的一流大学。从登记国际学校的那天起,柳家人已经在保护她不受高考折磨。
到了该上高中时,柳家人毫不犹豫地将加拿大籍少女柳柳,送回到她的出生地多伦多。她被安排进入了一家寄宿女校。据说,这是为她将来进入北美顶尖大学做好必要的准备。也是为了确保她的公民国籍不会由于某种莫须有而被消失。尽管柳柳奶奶千不舍得万不舍得,为了宝贝孙女的光明前程,还是放手让 “孩子爸” 去折腾。她安心出钱办事就好了:“千万不能委屈了柔柔。柔柔,你要是受了委屈的话,一定要告知你的监护人。” 柳家有经济实力,花钱额外雇用一名当地律师,做柳柳的专职监护人。柳柳后来告诉奶奶,“钱花得值得”。柳子季本人一年中最少三次飞往多伦多,听取学校的汇总。
不过,以柳柳的 “小祖宗” 性格,她不会吞下多少委屈。有一种人,在学校里不做 bully,但也不会甘受她人霸凌。柳柳就是那种人:从小到大凭个人能力和本事站立。
虽然,柳柳生母的家就在多伦多附近,但因为有早年的法律约定,生母只有探望权却没有监护权。以柳家的财力,柳柳不需要生母提供任何物质支持。进入寄宿高中后,柳柳和她生母也确实有了更多的接触。但十几岁的柳柳正值青春叛逆期,她与生母本来就不亲密,与生母的家人更是渐行渐远。她宁肯与生母定时、定日、几月一次,在咖啡馆或小吃店里单独见面,也不愿意花太多精力设法溶于同母异父的弟妹们中。当她生母问起原因时,柳柳直截了当告诉生母:“They are way too vulgar.(他们太粗俗了) We have different paths and do not seek each other(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让她生母很难堪。她也直白地警告柳柳:“The wealth makes people even more vulgar(财富使人更加庸俗)。”
“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是在有血缘联系的母女之间,似乎胜过 “血浓于水”。
柳柳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就如大多数的奶奶们一样,自家的孙儿们永远优秀。祖孙俩倒是经常通过视频电话聊天。奶奶也经常提醒柳柳:“虽说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钱必须花得值当。柔柔,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可对不起咱家为你花的金钱和精力。”
有一次当祖孙俩闲聊时,奶奶又说出类似的话。柳柳答道:“好俗呀,奶奶!听听这段英文造句:It is a great tragedy of life that a person dies without having spent all his money。 懂吗,奶奶?意思就是说, ‘人死时钱没花光,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所以呀,奶奶,您活着时要快快活活地为儿孙们花钱。比如为我交学费和生活费等等。我可是您的亲孙女。您的钱不留给我,还留给谁?至于我好不好好读书?It’s my personal choice。尊重个人选择,就是尊重人权。我本人当然一定会好好读书,一定要对得起咱家的钱。I promiss you。但是,您不可以逼迫我 ‘好好读书’。逼迫孩子 ‘好好读书’,就是不尊重人权,奶奶~。 ”
她奶奶被她的天真的、似是而非的悖论,逗笑了。也被搞得无可奈何。奶奶笑道:“小东西,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奇谈怪论?欺负你奶奶英文不好,是吧?我问你个问题,假如我逼迫你 ‘好好读书’,就是不尊重人权;那么,你亦不可逼迫我不信奉我愿意信奉的 ‘子不教不成材’。假如你逼迫我不信我愿信的东西,是不是也不尊重我的人权?你既然 promiss 了,就一定要做到,啊?” 奶奶做了一个在西方电影里常见到的手势,表示 “我在看着你呢”。
“奶奶~,真讨厌。我说不过您,不说了!我一定会 ‘好好学习’,对得起咱家为我花的金钱和精力!但是您以后再也不要总提为我 ‘花的钱,值不值’ 这类话题了。我又不是小狗小猫,能不能得到一些人类该得到的尊重呀?”
有些话说多了,就变成了真理。有些话听多了,就会被洗脑。柳柳到底还是被她奶奶洗了脑。虽然富家小女生习惯浪费型消费,但柳柳最终还是形成了 “钱必须花得值当” 的理念。尤其被送到寄宿高中后,严格的校务管理,严谨的学术竞争,迫使柳柳立刻成熟。对她而言,保持门门功课 Grade A(成绩 A),不可或缺。她明白,只有做一个 Straight-A Student (学霸),才对得起柳家为她花的金钱和精力。
到了该选择学校上大学时,柳柳第一次试着自主。她选择去英国读书。并选择主修 “英国文学”。她对奶奶说道:“要学英国文学,当然要去英国学。富学人文,穷学理工。柳家的财力足够供我去英国学习英国文学。” 她语气中带着丝丝嘲讽道:“我,作为生于 ‘精英家庭’ 的可怜富孩子,应该有起码的特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和学校。对吧,奶奶?再者,我没有研学理工科的大脑细胞。一个 IQ 值 less 140 的小女生,与 IQ 值 140 plus 的男生们,在科技领域里竞争,纯粹的是不自量力。奶奶,您不是总说 ‘天生我材必有用’ 吗?女生有女生的优势。比如 pursuing beauty and sensibility (追求美丽和感性)。而且,It say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leads to a growth of intelligence and sensibility.(据说,文学研究可以促进智力和情感的增长)”
“对了,奶奶,我说的是 in general,我堂姐除外。我的意思是 …… ”
奶奶打断她,道:“懂你的意思,柔柔。‘天生我才必有用’ 。想学什么,奶奶都支持。”
自此,她走上了追求 “促进智力和情感的增长” 的道路。现实中的辛苦、孤独、无奈,只有她本人心知肚明。自食其果是追求独立自主的代价。她老爸很能理解她的感受。也为女儿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感到高兴。曾经的富家小开,been there, done that(去过那里,做过那事)。他唯一能做的,是尽力为女儿在物质上铺平道路,在精神上多予宽慰。富家小女生柳柳所谓的自主选择,当然离不开家里的雄厚资产和广泛延伸的海内外人脉网。一直以来,学费、赞助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等诸事,不用她过多 “操心”。她只负责取得令家长们能夸得出口的好成绩。
当柳柳真靠自己的实力,过关斩将进入英、加两国联办的 “法律专家组合学位” 项目之后,柳家人都是异常兴奋。奶奶不吝言辞地对人炫耀孙女的成绩:“谁说我家柔柔不行?我这个孙女有韧性。像竹子,越有压力反弹得越高。她虽然不是那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才,但脑子够用。本人也足够努力。我们当然不能总把她与她的 ‘天才’ 堂姐比较。我家大孙女是科研型的特殊人才。是科研界的巾帼英雄。柔柔虽然不属于天才,但也绝对不是社会渣滓。这孩子真争气,真没有白疼她。”
柳柳很享受奶奶的夸赞。谁在乎堂姐是 “科研界的巾帼英雄”? IQ 值 less 140 的小女生,也可有一番作为。
在准备再次赴英国时,她问道:“奶奶~,您觉得再为我花费金钱和精力,值得不值得?”
“值得,值得,柔柔。” 奶奶笑得眼角菊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