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隈孟家(1)・遗嘱

🔙 to《金鞭美少年目录》

金鞭美少年之六・居隈孟家

遗嘱

****** 详文如下 ******

         距离本朝京都五千里外的西南方,有一个边疆小州,为“戊州”。这戊州地处亚热带。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此地江河蜿蜒曲折,山崖陡峭峻岫,林密森幽瘴漫袭物。自古被中原王朝视为蛮荒之地。

         戊州府城南有一条水面淼淼的大江,名为 “沥江”。 渡过江再向西南陆路三十里外,有个村落,原名 “歇脚屋”。村中有家大户人家姓 “孟”。良田数十顷,山林方圆百十里,府城中商铺数间。 还拥有村外的一处重要渡口。 又,近些年来,孟姓逐渐成为本村的大姓。州政衙门毫无意见地同意将 “歇脚屋” 改名为 “孟家庄”。

         孟家庄村南有一条水面时窄时宽随季节变化,但水势总还是颇为缓慢的河,名为芦花河。 芦花河是沥江十多条分支中的一条。无论旱季或雨季,村民们多要靠渡船渡河。孟家拥有村南的这处渡口码头 “芦花渡”。

         芦花河畔的孟家庄以孟氏大祠堂为分界,分为村东孟氏和村西杂姓。 鸟瞰孟家庄,形似头朝西北底朝东南的葫芦。孟氏大族人口繁多,形成肥鼓鼓的一个大葫芦肚。 越往西北坡上走,人口越稀少。再延伸上去,就要进入山高林密的大山中。不过不用急,那里也是孟家的地界。

         孟家大祠堂前有一个小广场。 小广场的东沿是孟家大院的西围墙。 孟家大院怎么看,都可被称为大宅门。老家主被尊称为 “孟员外”。

         孟员外即将寿终的这一年正是本朝正朔的第十六个年头。 王朝里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新皇帝登基。改纪元为 “晤德”。

         二是,除了京畿地区外,天下划为二十四“道”。道辖数“州”。州辖数“县”。州首府所在地被统称为“某州府”。比如戊州的首府被称为“戊州府”。当然也有比较矫情的,喜欢用附郭县的名字为州府起个别名。 比如,江南道的杭州府就被昵称为“余杭” 或者 “钱塘”等等。

         戊州属“广南道”。道首府在与戊州接壤的“桂州”的桂州府。所以,桂州府的别名又叫 “广南府”。孟家庄直到晤德十二年才被划到一个新县 “交邑县”,成为半个交邑县城。 在晤德元年时,它就叫戊州孟家庄。

         三是,晤德帝的一位皇叔被贬黜为 “广南侯”,流放于戊州的大山里。此人虽然夺嫡不果,被皇侄贬到荒蛮的广南道,他后来却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国家功臣。不过那是在后来的后来。

         在晤德元年里,对绝大多数的戊州小老百姓来说,谁上台谁被贬都算不上生计大事。戊州远离中原朝廷,本就是流放五千里或流放瘴蛮之地的首选。当地豪绅们常常只用认清隔几年一轮换的太守大人便能安稳度日子。至于再底层一些的人,连太守管什么都用不着知道。 比如,孟家庄的散户们只要照着村东孟氏的样子行事,绝对可以保证一个温饱安康。

         孟家庄后来成为半个交邑县城。 这当然离不开孟氏一族的人口多。而且识字的人口多。此是后话。

         晤德元年的一天,孟家大院沉浸在悲哀中。孟员外病重多日。这人眼见着一天不如一天。从州府城里请来的郎中,早几日就警告孟家人赶快安排孟员外的后事。员外夫人因为悲伤过度、劳累过度,自己也病倒了。他们夫妻俩可是心心相连。

         这一日早起后,孟员外在病床上回光返照。全家人聚在他的病床边。就是员外夫人也要硬撑着病体,要人抬进员外的病房,坐到员外的身边。她默默地流泪。相濡以沫多年的夫君要走了。员外夫人觉得自己的时日也是所剩无几。

         孟员外无力多说,却拉着唯一的儿子的手说道:“吾儿,家道中落后,屋里没有条件再供汝去科考。 吾辈落难,却耽误了吾儿的锦绣前程。为父的心中惭愧。如今屋里条件逐渐好转,汝将来一定要供奭儿读书入仕。我孟家原本是 ‘士族’。 只因为时运不济,落难为如今这般低下的耕农商贾。 ‘是可忍,孰不可忍’。 奭儿一定要担负起中兴我孟家辉煌的大任。 ‘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多读些书,总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咳,咳,咳…… ” 他呼哧呼哧地喘不过气来。

         孟员外的儿子,人称 “秀才郎君”,一脸悲哀。他对行将就木的阿爷,此时唯有“诺诺”。

         孟员外看着站立在一旁哭泣的孙子说道:“奭儿,阿翁要去了。咳,咳,咳……以后全靠你自己了。莫要只是哭泣。我知道你是一个孝敬懂事的好孩子。我去后,你要少哭。你要……咳,咳……要化悲痛为力量,争取早日考中贡生举子。” 一番话说得孙子孟奭忍不住哭出了声。他父亲的脸色更加阴晦。

         秀才郎君心里明白,孟员外对自家独子的胸无大志早已是心灰意冷。这十几年来父子两人,因为秀才郎君的“不争气”,吵闹个不停。秀才郎君拒绝科考。一心一意地农耕经商。两人的理念不同。 老子信奉 “劳心者治人”。 儿子信奉 “有钱能使鬼推磨”。

         因为孟家经济条件一年比一年好,近两年,老头子虽然不死心,却再也不提醒儿子去考功名。 老人家心里总是遗憾,不然也不会在临死之前,一再嘱咐儿子要供孙子科举考功名。还要给独苗孙子施加巨大的压力。秀才郎君很无奈。将死之人其言也善。

         孙子孟奭刚出生不久,就被孟员外夫妇抱到自己的院中赡养。 因为孩子的生母有癔病。孟家老夫妇怕时明时冥的儿媳发病时伤着孩子。孟奭对祖父母的感情更深于对父母的。他四岁时,能识上几百字。 五岁时的作画虽稚嫩却有神韵。到了六岁,由孟员外亲为正式开蒙。十三岁的孩子已经考中秀才。 孟奭早慧。所以他的祖父母对他寄予无限的期望。

         孟员外垂死挣扎,怎么都不想合眼。 他一遍一遍地嘱咐儿孙:“千万不要忘记,中兴 ‘我孟家’ 的重任就落在奭儿的肩上。要为他择良师。可惜家在戊州,怕是找不到好老师。咳,咳,咳……”

         秀才郎君强忍住哽咽,说道:“阿爷,请放心。州府四门馆从江南道重金聘请来了一位有名的教书先生。儿子前一阵子去拜访他时得知,顾夫子乃先晋永嘉衣冠南渡时,兰陵萧氏的后人。他小时候因为过继给亲姑夫,才改姓为 ‘顾’。 他对朝政心灰意冷,从未想走仕途。一心一意教书育人。听州府四门馆的学正大人说,顾夫子的学问是一流的。育人的本事更是众口皆碑。过了年,奭儿便十四岁。这就够了入州府四门馆的岁数。儿子会送他去州府四门馆顾夫子那里读书。儿子多少已经打通了门路。”

         顾夫子五十高龄愿意背井离乡,全家迁徙戊州,可见 “戊州提司学事” 开出的条件太具有诱惑力。戊州偏僻,提司学事由太守兼任。

         孟员外听到儿子的话,稍稍放心。 他又说道:“奭儿虽幼,在吾去之前,愿望留给他一个表字,为 ‘居隈’。 是要他虽然生长于江河山峦交隈处的 ‘歇脚屋’,亦要心怀天下。”

         孟奭,孟居隈,其名和字都是根据祖父的意愿定下。

         “奭,盛也”。 “隈,山水曲弯处也”。 孟员外为孙儿起名为 “奭”,表字为 “居隈”。他对孙子寄予宏大的期望,同时提醒孙子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和“我孟家”的不幸遭遇。

         孟员外对这个孙子的养育可谓尽心尽力。当年,他坚决反对将孟奭送到戊州府城内的府办小学馆,尽管孟氏的亲家是戊州的大商贾之一,也愿意帮衬孟奭读书。

         孟员外一来嫌府办小学馆只管吃,不管住,还要膳食费。多花冤枉钱。他二来从心里看不起商贾亲家。离亲家越远越好。孟员外夫妇均出身 “士族”。 如今在乡下为农已是降低了身份。商贾们张口闭口锱铢必较,最是俗气。 这三来吗?孟员外打听出,府办小学馆的教书先生们无一人曾中过 “贡举”。 “那样的人有什么大学问?” 孟员外很赞成夫人的这句话。 他本人曾是前朝的翰林学士。 自认学问足以教导独苗孙子。

         于是,孟员外和夫人两人亲自开蒙孟奭。孟奭十三岁不到,中秀才。 与同是秀才的父亲讨论起《国风》、《大雅》,甚至据传是自家老、老、老……祖宗的大作《孟子》时,引经据典,娓娓道来。风采俊逸。 他父亲虽说是个秀才,学问上有些不堪。 平日里多读的是《齐民要术》一类的书籍。 在儒家经典和诗词文赋一事上,时常需要询问儿子。 秀才郎君不敢去问老子孟员外,怕再被训斥为不学无术。亲友们对孟奭的早慧啧啧称奇。 誉为 “神童”。 殊不知,他是孟员外老夫妇智慧的结晶。

         听到将送奭儿去州府四门馆,尤其听到顾夫子的背景和口碑,孟员外似乎很满意。 他却突然冲口而出:“又是很大的一笔花销……咳,咳,咳……不要再欠,咳,咳 ……”

         孟员外这两年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郎中、吃药、吃补品,无一处不花钱。人开始变得抠搜。多亏有商贾亲家的帮衬,孟家尚可支撑。孟员外夫妇虽然自视清高,心里看不起商贾,但有钱请郎中买药时,却是铜臭变药香。商贾亲家反得到赞誉。是为古道热肠。殊不知,被孟员外视为没出息的儿子从中的调停和贡献,以及诸多的自我牺牲。

         “阿爷,千金散尽还复来。钱该花就得花。如今家里有条件,不用欠任何人的钱,也能供奭儿无忧无虑地专心读书。以奭儿的资质,三年内定能中孝廉,过‘解试’。儿子不才,苟读书读不来,然种田经商还是有些门道。耽误不了奭儿。” 秀才郎君择些好听的话,劝慰迟迟不肯撒手人寰的孟员外。

         孟员外听到儿子说家中有条件供心爱的孙子“无忧无虑地专心读书”,这才安心地长舒了一口气。这口气舒爽后,人竟然去了。

         听到噩耗,孟家庄一片缟素。 孟员外不只是孟家大院的家主,也是孟家庄的孟氏一族的族长。 最重要的是,没有孟员外那时脑子一热,最后决定扎根 “歇脚屋”,也就没有后来人口大涨的孟家庄。尤其不会有形成葫芦肚子的村东孟氏。

         村东孟氏的人口群其实挺复杂。 一部分人家原本姓 “孟”。 是族人、亲戚。 另一部分人,本姓是什么不很清楚。 或根本不愿记住,不愿搞清楚。 这部分人是孟家大院的奴仆们和他们的后人们。

         戊州之所以被称为蛮荒之地,自有它的道理。 在这里,像孟家大院这种拥有数十顷良田,方圆百十里山林的土豪人家,家里虽然也雇佃农,但是眷养大批“田奴”。 田奴,种田的奴隶。奴隶们没有自己的姓氏。 孟家的都姓孟。 眷,顾也。 照顾的顾。

         按本朝的律法,户籍登记时,奴隶们与牲畜同属家主的财产。

居隈孟家(2)・我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