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詞牌《漁歌子》
【注】此為學習過程中的感悟之一
一、被常舉例的張志和《漁歌子》正體格,應該是詞牌《漁父》的正體格
當某在 internet 上資訊詞牌《漁歌子》時,發現 (引自“百度百科”)
漁歌子,詞牌名,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李煜《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孫光憲《漁歌子•泛流螢》等。
專家們一直以中晚唐張志和的 “西塞山前白鷺飛” 為詞牌《漁歌子》的正格: 單調、27 字 、5 句、4 平韻。 而變體格為:雙調、50 字、前後各段均為 6 句、4 仄韻。
但是,在同一資訊頁上也可見(引自“百度百科”):
漁歌子,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唐崔令欽《教坊記》與敦煌寫卷中,“漁”作“魚”,五代《花間集》以後均作“漁歌子”。敦煌寫卷《雲謠集雜曲子》中有《魚歌子》詞兩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記箋訂》中謂此調“應為民間歌曲”。並在《敦煌曲初探》中雲:“本調實為後來類此諸調之總源,敦煌四辭之寫作時期,可能在張志和之前。”
《雲謠集雜曲子》所收都是无名氏的作品,多为当时流行于三陇一带的民间曲子词。
唐人多善音律。假如如上所述,《雲謠集》中的《魚歌子》為本調或原調,那麼張志和所填詞調《漁父》並非原汁原味的“魚歌子”,而是在原調上的衍生調。打開《雲謠集雜曲子》,找到“魚歌子”,發現其中一首為:
洞房深,空悄悄,虛把身心生寂寞。待來時,須祈禱。休戀狂花年少。 淡勻妝,固施妙,只為五陵正渺渺。胸上雪,從君咬。恐犯千金買笑。
五十字、雙調、前後段各六句、四仄韻。另一首為:
睹顏多,思夢俁。花枝一見恨無門路。心哽噎,淚如雨。見便不能移步。 五陵兒,戀嬌態女。莫阻來情從過與。暢平生,兩風醋。若得丘山不負。
52 字。雙調、仄韻。
從這裡可以得出,張志和格體實則為後來的詞牌《漁父》的正格。例如,張志和的《漁父·西塞山前白鷺飛》其定格為: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再如南唐後主李煜《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鈎。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李後主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他的這首 “一棹春風一葉舟”用的詞調《漁父》。
二、被定為《漁歌子》變體格式的仄韻格,應該為詞牌《漁歌子》的正體格
《花間集》收錄了晚唐五代十八家詞人的詞。其中詞牌《漁父》和《漁歌子》為兩個不同的詞牌。 其收集了一位詞人和凝的《漁父》。為 27 字 5 句 3 平韻。即為通常意識的 “張志和體”。也收集了詞人頋夐、孫光憲、魏承班、李珣等四人的《漁歌子》。詞體格皆為今人所謂的變體 50 字雙調仄韻。仄韻體有時被今人稱為 “頋夐體”,今人喜歡引用明清人的著作。再次引用“百度百科的引用”,如下:
渔歌子,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唐崔令欽《教坊記》與敦煌寫卷中,“漁”作“魚”,五代《花間集》以後均作“漁歌子”。
可以說 “頋夐體” 實際上更接近 “雲謠體”,即更接近原始的民歌體格。雲謠體為雙調、 50 字、前後各 6 句、4 仄韻。 例如頋夐的《漁歌子·曉風清》其定格為:
前片: 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中中,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後片: 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中中,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曉風清,幽沼綠,倚闌凝望珍禽浴。畫簾垂,翠屏曲,滿袖荷香馥鬱。 好攄懷,堪寓目,身閒心靜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無心較逐。
再如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但無論是平韻格《漁父》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還是《漁歌子》的前後段中的第四句和第五句,都要求 “對偶”或“對仗”。例如李後主的 “花滿渚,酒滿甌”,或李珣的“碧煙中,明月下”、“酒盈杯,書滿架”,均對偶對仗的極為巧妙
三、《漁父》和《漁歌子》對於唐人可能是同一曲調,但對於今人作為詞牌,卻應該是不同的詞牌
《漁父》和《漁歌子》在唐代,出於同樣的教坊曲《魚歌子》。 到了晚唐五代時期,曲牌《魚歌子》已經成為詞調《漁父》和《漁歌子》。由於曲牌的遺失,宋人只能根據先人的詞調,用以填詞。諸如《花間集》中產生的詞調和詞牌,逐漸成為宋人填詞的依據。今人只能根據宋、元、明、清遺留下來的詞牌學習填詞。由於平韻格《漁父》於仄韻格《漁歌子》在字數和韻基(韻腳)上完全不同,對於初學填詞者而言,很不好理解。竊以為,今人採用詞牌時,如果喜歡文人化的詞牌,可選平韻格《漁父》。如果喜歡更加通俗化的詞牌,則可以考慮仄韻格《漁歌子》。強烈推薦表明是否用的《漁父》體或《漁歌子》體。
四、被輕視的五代詞人李珣
五代前蜀詞人李珣,祖上是波斯人,曾被後蜀校書尹顎戲嘲為:“異域從來不亂常,李波斯強學文章。假饒折得東堂桂,胡臭薰來也不香。” 安史之亂時,李家遷徙蜀地。李珣博學多聞,善長製香料和中草藥。雖然只得一個秀才,一度為前蜀外戚(其妹李舜弦為中國第一位西亞女詩人)。李珣兄妹皆懂音律,工詩詞。其填詞時能夠邊撫琴邊彈唱。故成為頗有名氣的詞人。《花間集》中收錄了所用過填寫的 37 首詞調,《尊前集》收錄了 18 首。 其中《花間集》中有其 4 首《漁歌子》。《尊前集》中有其 3 首《漁父》。《漁歌子》為仄韻格詞調,《漁父》為平韻格詞調。 由此可見,在宋人之前,《漁父》於《漁歌子》已形成不同的詞牌。但是,宋元人填詞多不立單獨的標題,只用詞牌名。久而久之,《漁父》和《漁歌子》混為同一詞牌名。例如“百度百科”上所寫,“漁歌子”又稱為“漁父”。。。
《花間集》中收錄的四首李珣《漁歌子》
漁歌子・楚山青 | 楚山青,湘水綠,春風淡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樽,雲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
漁歌子・荻花秋 |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
漁歌子・柳垂絲 |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山暮。棹輕舟,楚深浦,緩唱漁歌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下長汀,臨淺渡,驚起一行沙鷺。 |
漁歌子・九疑山 |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雲間,山月裏,棹月穿雲遊戲。 鼓清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
《尊前集》中收錄的三首李珣《漁父》
漁父・其一 | 水接衡門十里餘,信船歸去臥看書。輕爵禄,慕玄虛,莫道漁人只為魚。 |
漁父・其二 |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閒。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
漁父・其三 | 棹警鷗飛水濺袍,影隨潭面柳垂縧。終日醉,絕塵勞,曾見錢塘八月濤。 |
而對於今天正在學習填詞的我們而言,詞牌《漁父》和《漁歌子》應該分成兩首不同的詞牌。格式和韻基(腳)不同,怎麼也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