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三): 小布尔乔亚

近日读书,一词忽然引起我想到了父亲的家庭背景. The word is “bourgeoi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布尔乔亚“ 父亲家真算不上是布尔乔亚。最多是个”petit bourgeois”。小布尔乔亚或小资而已。到我祖父那儿,家里的那点老钱早就挥霍亦尽。照老话说,祖父年轻时是五毒俱全。不然,父亲也不会小小年纪就休学打工。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我祖父真真地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祖父的败家,又因为日本人的不人道,父亲一腔热血要“救我中华”。离家出走,革命去了。自然,我辈就成了“根正苗红”的红二代。

1949年后,祖父家被划规为城市市民,躲过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的种种运动。不过,这城市小市民成份却躲不过六十年代末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尽管,我家在上海早已是实实在在的“无产”,但理论上还不属于“无产阶级”。江苏乡下还有一方祖宅。父亲从没提起过。大约是怕毁了他一辈的前程。我辈直到改革开放后,一个叔父私自贱卖了它,才听到这一惊人的隐秘。到那时,祖父早已作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中,祖父到是没受什么冲击。几个儿子们却没他的好运。我辈也懵懵懂懂地红了一阵黑了一阵。

像同代的上海人一样,父亲和他的弟弟们多多少少地染上一些小布尔乔亚的情趣。上海人,不管你理智上有多想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派”,你的DNA却是小布尔乔亚派。

中国人所谓的小布尔乔亚们,不过就是带有些许浪漫情趣的知识分子们和受过些许教育的办公室白领们。

小布尔乔亚们,钱包是不鼓囊的,但又不是干瘪的。

小布尔乔亚们,生活是自在的,但又不能挥霍。

小布尔乔亚们,有美好的向往,但又不可天马行空。

父亲爱美。即便在那物质极缺乏的年代里,他的头发总要梳得整整齐齐,胡须总要刮得干干净净。出门前,衣服一定要打点得整整齐齐。口袋里一定要有一块叠得四四方方的、清洁的手帕。他也不时地给母亲一些穿衣打扮的建议。要如何如何才看上去“洋气”。在父亲地调教下,在环境地影响下,母亲也确实从一个土气的山东大妞蜕变为大气文雅的城里夫人。不过,她一辈子都不很待见上海人。大约父亲的调教中总有一些颇伤自尊心的言语。

父亲爱玩。即便工作在忙,他也经常带我们去颐和园赏花、赏画、荡桨和溜冰。那长廊上的绘画一幅又一幅,总有说不完的故事。三国、西游、水浒、西厢、封神榜等等。一趟一趟,来来回回。我辈真真地是被吸引住了,学到了和记住了。记得,上高中时,偶有显卖,博得满堂喝彩。这当然是后话。每年秋季的香山赏红叶是必不可少的。坐在父亲的自行车的后架上,一路上的田园风光已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象。只可惜,小辈们是再无缘我辈儿时的北京西郊。

对这种种小布尔乔亚的情调,文化革命是一定要将其扫地出门的。当然,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过,小布尔乔亚文化又卷土重来。当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都在积极地挤入小布尔乔亚的行列,感谢父亲,我辈早已是红小布尔乔亚二代,大可不必为挤入此列而费心费力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