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宝睡醒了

第一章 小宝睡醒了

【本章简介】柳小宝终于从长达三年的昏睡中清醒过来。第一个认出的人是他奶奶柳太。

****** 详文如下  ******

“小宝,醒了吗,小宝?啊哟,我的乖宝儿,睁眼了不是?” 

他听到几声既熟悉又陌生的呼唤。懵懵懂懂地勉强睁开眼,又稍稍地扭了一下头,见到的又是那张有着明显法令线的脸。是个老女人。老女人的皮肤仍然白皙粉渥。她的五官仍可被称为 “明眸绯唇”。灰白的头发,在光线下显得柔顺水华。从下垂的双腮、圆浑的下颚线上和开始向下塌陷的眼窝,可以看出岁月的不饶人。她肯定是那种女人:到老了仍然紧握青春时的美貌。虽然一天天变老,却是永远的淑雅。按时髦的市井俗语,是“优雅的老去”。

“奶奶?” 他的声音冲破干枯的嘴唇,虽弱但清晰。

“是我,宝儿,是奶奶。啊呀,我的心肝宝儿,能认得奶奶了?奶奶快高兴死了。我要让村里人都知道这个好消息。宝贝,奶奶扶你起来喝点水。” 奶奶将形如槁木的小宝轻轻抬起身。他的身子似乎失去了全部重量,轻如鸿毛。奶奶竟能一只手托着他的后脑勺,另一只手将一个水杯送到他的嘴边。“阿弥陀佛,佛祖真听到了我们的祈祷?是不是这样?我家小宝没有脑瘫,我家小宝终于认得人了,我家宝儿能说话 …… ” 

她一边念叨着,一边喂了小宝几口甘甜的清水。小宝觉得自己快要渴死了,想抢过水杯一气清空。可是,他没有力气抬起手,甚至没有力气转身子,空有妄想。奶奶温柔的声音再一次在小宝耳边响起:“慢点喝,慢点,宝贝儿渴坏了,是吧?一点点来。别呛着。”

喂完水后,奶奶问道:“宝贝儿,想不想试着喝一点白米粥? ‘京西大米’ 熬的粥。咱自家稻田里收获的绿色食品。喝一小碗,好不好?” 他嗯了一身,哼哼出一句:“奶奶,一大碗。” 

此时期的小宝不明白什么是 “京西大米”,也不明白什么是“绿色食品”。更不明白“咱家稻田” 是什么。

奶奶笑了。她的眼角呈现出细细的菊花纹。奶奶的笑脸非常悦目。小宝想到:“哦,原来不是所有的 ‘老奶奶’ 都是丑八怪。咦?丑八怪是什么?” 同时,他听到奶奶欢悦的声音:“好的,小宝。那么就来一大点。宝儿,你刚醒过来不久。活动少,身子弱,不好多吃。”

“奶奶,嗯,饿?” 他犹豫地问道。他的声音弱如蚊音,但是奶奶听到了。她正在亲吻小宝干枯的脸颊。但她并没有注意到小宝说“饿”时的语气。她微笑着答道:“小宝,你昏睡了三年多。这刚清醒过来不几天。饮食上要素淡,只能先喝点白米粥。咱们不着急,一点点地增加蛋白质。” 

蛋白质?蛋白质?想起来了,蛋白就是鸡蛋白的蛋白。鸡蛋?鸡蛋是什么?鸡是什么?小宝的眼睛又开始发呆,上下唇微张。他不眨眼地盯着天花板。

奶奶见到他那副表情,轻轻地叹口气。她抬起头对着小宝身后的一个灰色身影说到:“毋绮,请去厨房帮助端一碗白米粥来。对了,加上一小汤匙蜂蜜。谢谢。” 说着,她将小宝搂到自己怀里。嗯,奶奶的体味带着甜香。奶奶的胸脯,软软的。小宝突然想到了 “温馨” 这两个字。这次清醒后,许多东西一股脑地出现在他的记忆里,包括许多名词、形容词、画面形象。

身后那个身影用低嗓音“嗯”了一声。他默默地对着奶奶,双手合十,微躬。然后默默地走出屋。一切都很安静。小宝意识到,这屋里曾有第三者。他脑海里蹦出两个字 “魍魉”。小宝瘦骨嶙峋的脸上出现几丝恐慌。奶奶没有看到他的表情,却感觉到他轻微的突然颤动。她搂紧了小宝,轻声说道:“不怕,是一个护理。” 她微笑着用手扯过一只靠枕,垫到他的身后;又一只靠枕垫到他的腰间。然后帮助他坐起,靠在厚厚的一堆靠枕上。她坐到小宝的对面,抚摸着他的脸,安慰说:“宝儿,毋绮是奶奶请来的护工。他是附近西岩寺里的沙弥。他到咱家帮忙。”

小宝这才想起来,他前两天时醒时睡,迷朦中好像总听到有念经的声音。好像奶奶被称为什么师太?他脑海里突然出现“灭绝师太”一词。不对,那好像是,是,是传说中的人物。咦?记起来了,奶奶不是居士吗?有个号 …… “易安居士”?也不对,那好像是古代某名人的号。“是什么来着?”

灰衣的毋绮端着一个托盘跨进门。小宝看见他身后跟进来另一人。一位女人,比奶奶年轻,微胖。也是白白净净的。女人一进屋,高兴地走到病床前,说道:“夫人,我来伺候小宝。” 她从奶奶手来接过小宝,对小宝说:“宝儿,能认得我是谁吗?”

小宝脸上出现了笑容,轻轻地答道:“李阿姨。” 李阿姨身体一颤。她扭头对奶奶说道:“夫人,夫人,小宝认出了我。” 她的声音里出现了哭腔。眼角开始湿润。

一条灰白两色的动物出现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小宝想起来了,那种动物是 “狗”。那动物的眉眼长得有些奇怪。“咦?这是狗吗?不对,是 ‘狼’?不对,是 ‘狗’?不对 ……” 小宝情不自禁地对着那条狗无声地叫了一身:“爷爷?”

那条长得像狼一样的狗轻吠一声,窜进屋,居然想要跳到小宝的身上。奶奶将它挡住,用严肃的口吻说道:“三遍!不嫌这屋里闷吗?跟小宝打声招呼后,就到外边去玩。狗不可以上人的床。这是规矩,忘了?这样吧,等小宝能下床了,一定天天到院子里陪你晒太阳,陪你说话。将来能走路了,天天陪你遛弯儿,好不好?现在,请出去吧,快出去。” 三遍仿佛能听懂,它对着小宝哼哼了几声,摇着尾巴绕到毋绮的身后。它不愿就此离开。

“狗?那么这东西确实是狗。可是,等等”,小宝突然意识到:“那几声,好像是说 ‘你好,欢迎回来’?” 他惊诧地望向那条狗。三遍从毋绮的身后探出头,咧了咧嘴,仿佛在微笑。它又是两声轻吠,小宝听得很真着:“是我,宝儿。欢迎回家。” 

小宝的身子开始微颤,可能是因为恐慌,可能是因为惊讶,可能是因为激动。李阿姨抱紧了他,轻声说道:“宝儿,不怕,不怕。三遍是咱家的狗,是你的朋友。它不伤人。” 与此同时,小宝听到奶奶喝道:“三遍,唧唧歪歪什么?还不出去?别吓着宝儿。” 她随手从毋绮的手里接过托盘,柔声地对毋绮说道:“善哉,毋绮。我和李阿姨来照顾小宝。请你把三遍带出去。”

毋绮没说话,再次双手合十对奶奶、李阿姨和小宝微躬后,默默地牵着狗脖子上的项圈,带着狗出了屋。

奶奶将托着碗的托盘交给李阿姨。那碗不大。小宝突然意识到,这已经是奶奶家最大号的“粥碗”。奶奶家的粥碗都是小巧精致的细瓷景德镇。他刚才应该说 “一大面碗”,不是 “一大碗”。奶奶家的面碗比粥碗大两号。粥碗小,汤碗中,面碗大。摆在餐桌中心上的器皿,往往被称为“钵”,比如汤钵、粥钵。在奶奶家吃饭时,“一大碗”的意思是 “满碗”。

李阿姨开始给小宝喂米粥。她的嘴随着每一匙一张一合。温热的一碗米粥很快进了肚。小宝感到身内有了一点热量。李阿姨为小宝擦掉嘴边的残渍。她听到小宝说:“还要,要一大面碗粥。” 她扭头对正坐在一旁椅子上转念珠的奶奶说道:“夫人,小宝说还要,要一大面碗粥。我,我去取。” 她的声音又一次带颤。

奶奶点点头。李阿姨离去后,奶奶走到床边坐下。一边转着手里的念珠串,一边说道:“毋绮不是哑巴。反之,他的话太多。话多易失言,知道吗,孩子?他师父惩戒他练习 ‘戒言禅’。规定在三个月里,他除了每日一早一晚随众僧在大殿里做功课咏经外,平日里不许开口说话。他师父说了,改不掉话多舌长的毛病,就不给他做  ‘具足戒’,也叫 ‘比丘戒’。”

啥?小宝不解地看着奶奶。奶奶自顾自地说道:“不做具足戒,成不了比丘。比丘才是正式的僧人。 ‘毋绮’ 是他师父特意为他起的临时法号。 ‘毋’,不可以。  ‘绮’,夸夸其谈。就是这两个字。” 奶奶起身,走到一张桌边,写下“毋绮”两个字。她让小宝看。小宝突然认出了这两个字,他重复着说道:“毋,不可以。绮,夸夸其谈。”

奶奶满意地点头说:“对了,宝宝。释家,就是佛家,最忌诳语妄言、夸夸其谈。因为只是一个打杂的沙弥,寺里没有给他排正式辈分。佛寺里的比丘们都是按辈份起法号。你病了之后,我请来寺里的僧人,轮流为你祈祷。毋绮的师父说,毋绮剃度前学过护理,把他也加到名单里。也多亏毋绮学过护理知识,我们请来的护士和医生就省了很多事。”

奶奶说了很多,小宝却只听明白了一点。他轻声问道:“嗯,奶奶,不许开口出声,是不是不许问问题?” 喝了水和一碗粥后,小宝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哦,问问题?当然可以。但不许绕圈子说上一堆废话。毋绮有个坏习惯,喜欢绕圈子说废话,说脏话,一知半解的悖论尤其多。比丘们有专门的时间讨论佛经,可以辩论道理。但沙弥们没有。寺里规定,只能罚多绮言的沙弥们修 ‘戒言禅’。比丘们自行定夺。”

小宝还是不懂。他问道:“奶奶,我有问题,能问吗?”

“当然了,宝儿。问吧,奶奶给你解答。” 奶奶开心地说道。

“奶奶,我叫 ‘小宝’ 吗?我多大了?我 ……”

奶奶打断他说道:“宝儿,请慢下来。我们一个一个的问答,好不好?” 她见小宝点头后。慢慢地回答了他姓什么,大名是什么。她说:“你如今也有一个法号,叫 ‘务戒’,务必警戒。你和我一样,是居家修行的释家,就是佛家,居士。居士吗,说白了就是居家修行的人士。你今后就要随着我一起,吃素、念佛、抄佛经 ……”

李阿姨端进一碗粥。这次用的是面碗,但只是半碗。李阿姨拍小宝吃撑了。她开门进屋时,三遍又探了一下头。它见奶奶还在屋里,没敢跟进屋,就在门外趴下,听人聊天。李阿姨喂完小宝,又伺候着小宝用清水漱漱口。她端着盘子、碗、水杯要离开时,奶奶对她说:“小李,你去忙你的。我看着小宝。”

等李阿姨离开了,奶奶继续回答小宝的问题:“宝儿,你睡了三年多,过了生日,就整整十八岁。你曾经读到初中三年级。不过在初中毕业之前生病了。后来我们将你接到这里。从那之后,奶奶天天去西岩寺里为你祈求佛祖的保佑。佛祖慈悲,佛光普照。你果然清醒过来了。听到钟声了吗?巳时到了。”

小宝听到一大串的“佛寺”、“法号”、“释家居士”,根本没听懂。他的头开始隐隐做痛。他问道:“奶奶,巳时是什么?”

“巳时就是上午九点,宝儿。” 奶奶答道。“巳时是上午九点?” 小宝头更痛了。他觉得很累,哼了一声,又合眼睡了过去。

奶奶似乎见惯了。今日小宝的表现很不错,知饿能吃两碗粥,问话也很清晰。她感到心满意足,对自己说道:“慢慢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她将小宝放平,为他掖好被子。附在他脸旁听了听。孩子的呼吸很均匀,鼻息挺重。好信号!她亲亲小宝的脸庞,静静地走出屋,叮嘱在外屋等待的毋绮说:“等一下,小宝睡醒后,你为他活动一下肢体。等护士来接班后,没什么大事,你就可以回寺里了。” 毋绮双手合十,点点头。

奶奶看着脚边坐直身子的狗说道:“三遍,你还是不可以随便进小宝的卧室,懂吗?” 三遍轻轻地吠了一声,表示 “Yes, ma’am”。

✽✽✽✽✽✽✽✽

半月后,小宝能下床活动了。他每早被扶到轮椅上,毋绮推他到餐厅里进食。之后,推他去理疗中心,做肢体恢复理疗。他慢慢地恢复走路功能。他睡得时间太长,许多功能都要再学习。记忆力却恢复得比肢体动作快。他能想起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也好。

这日,奶奶告诉他,从今以后除了毋绮外,其余的僧人们不再过来。怪不得这两天没再听到颇有节奏感的木鱼声。小宝还觉得有些怪怪的。毋绮每晚十点前过来。他睡在小宝的卧室门外的一张钢丝床上,伺候小宝过夜。早起后,帮助小宝穿衣、穿鞋、洗脸、刷牙、上茅房。早饭后,再推着他去理疗中心。一个小时的理疗结束后,他再推着小宝回家,帮助小宝洗澡。到了上午十一点左右,他回寺。奶奶说:“先试一个月。等你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毋绮就不再过来了。”

毋绮是西岩寺的人,每日必须回寺里点卯,做晚功课。因为要伺候小宝,他被允许错过每日巳时的讲经。西岩寺的管理虽然严格,但也通达。小宝后来得知,毋绮的师父“云耕禅师”是西岩寺的高僧,(佛)学富五车,受到众僧的尊重。“他说话很顶用”,毋绮告诉小宝。

“可是,奶奶,毋绮不能说话。多闷呀。” 小宝提出疑问。

奶奶笑道:“快了。他的 ‘戒言禅’ 快到期了。哦,不是有三遍陪着说话吗?”

奶奶则是巳时左右,一定出门去办事。近来最多的是去寺里“上香”。她推说,要赶巳时开始的讲经,风雨无阻:“要得到佛祖的保佑,心一定要诚。心诚则灵。临时抱佛脚,则不灵。” 中午十二点过后到下午一点左右,奶奶回来吃中饭。她严控小宝的食谱。每天都要和李阿姨商量食谱。有时还会叫来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儿。她们背里称老头 “老仙儿”。当面则尊称:“大师”。几个人一起讨论下一周的食谱。有一个隔天来一次的护士,登记完小宝的状况就离开。

自从寺里的僧人不在过来后,白天基本上由李阿姨、奶奶和新请来的小时工照顾小宝,晚间基本上是由毋绮。当然,三遍总是跟着,基本不离左右,就是不许进小宝的卧室。有时,李阿姨要忙别的事,会叫三遍看着小宝。此间,小宝彻底明白了,他有特殊能力听懂三遍的哼哼唧唧。而且,和三遍聊天帮助他回忆起很多东西。

又过了半月,小宝能走路了。虽然要扶着墙,扶着桌椅,但能自己出屋,自己上茅房,自己去餐厅吃饭。

这日早饭时,小宝问奶奶:“奶奶,我怎么会一睡三年多,醒来就成了……和尚?”

“不算和尚,是居士。剃度过的比丘们才是真正的和尚。”

“那么,我为何有法号?”

“居士也可以有法号。” 奶奶答道。她又说:“宝儿,你现在无需多想这些。你最需要的,是在这里安心养病。”

“这里是哪里?”

“是咱家呀,孩子。咱家姓柳,宅院俗称 ‘柳堡’。不记得了?不要紧。慢慢都会想起来。”

“想起来了。 ‘柳堡’ 不应该是爷爷家吗。我家在 ……好像在城里?”

“那是你爸家。你的家就在 ‘柳堡’,宝儿。奶奶可不许你再离开奶奶了。” 奶奶说。

小宝没懂,问道:“为什么?”

奶奶答道:“道理以后再说吧。宝儿,你如今的头等大事是养好身体。等身体好了,奶奶给你请个家教,复习补考。为你补办一张初中毕业证。”

“初中毕业证?重要吗?”

“当然重要。有了证书之后,你起码可以报考中专技校了。去技校,学点手艺。有了一门手艺,今后就可能独立地养活自己。小宝,奶奶和你爸爸都不可能陪着你一辈子。你迟早需要学一门能够独立生活的技能。”

学手艺就能独立生活?小宝还是不太理解。他的头又开始疼痛。他痛苦地呻吟了一声。奶奶意识到了严重性。她赶紧岔开了话题,说道:“宝儿,我们不说这些了。你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身体也太虚弱。除了粥和花卷,把牛奶也喝了。宝儿真乖。奶奶去寺里上香的钟点要到了。”

她又招呼过来收拾碗筷的李阿姨:“小李,等会儿太阳高了,小宝走后,你去下面的素食餐馆买些素鸡和素鹅。我昨晚和她家老板定好的。说是十点左右出锅。” 

“夫人,莴笋上市了。是不是买点鲜莴笋。中饭可以素鹅炒莴笋?”

奶奶答道:“还用买?咱家地里不是种了吗?”

李阿姨说:“我问了肖庄头。他说咱家的量少。第一批全送到子伯、子仲和子季三家去了。剩下的也分光了。不过,寺里的那片也能吃了。”

子伯、子仲、子季,是柳家三个儿子的表字。柳家有自己的菜地。每年地里产的新鲜蔬菜足够供几家人吃,包括 “柳堡”的工作人员的家属,像李阿姨家。柳家只是地主。种地的事要雇懂行的人。那人就是李阿姨提到的 “肖庄头”。

“那好啊。我买寺里的。回头给带过来。” 奶奶除了自家菜地里或大棚里的蔬菜,只吃寺里产的。她又叮嘱小宝:“小宝,咱中饭晚点吃。等奶奶将莴笋带回来,乖宝。”

“嗯,好。可是,奶奶,我怎么现在还觉得挺饿的?” 小宝问道。

李阿姨答道:“早饭的量够了。等你理疗回来,给你加点心。夫人,老仙儿说过可以试试少食多餐。”

****** 本章完  ****** 

Go To The Next Chapter